图为美心红酒小镇第三届年味文化节举行。 杨孝永 摄
1月21日至27日,重庆大剧院、川剧艺术中心、国际马戏城、重庆1949大剧院、扯馆儿剧场等21个剧场及演绎新空间,将为市民带来开心麻花爆笑舞台剧《飞谎腾达》、《魔幻之都·极限快乐SHOW》、《重庆·1949》、扯馆儿综合喜剧等重庆特色文艺演出近150场,演出包括戏剧、歌剧、曲艺、杂技、儿童话剧、脱口秀、画展等多种形式,无论是全家上阵,还是亲子场,传统文化控还是新潮喜剧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观赏“片源”。
据悉,重庆还将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举办美心红酒小镇第三届年味文化节、“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活动、“上九登高”千年民俗文化节等10项重点非遗主题活动,依托梁平木版年画、铜梁龙舞、高台狮舞、禹王庙会等非遗项目300余项,在各区县开展民众喜闻乐见的传承实践、互动交流、观赏体验活动89场,营造文化重庆年氛围。
100余项主题鲜明、特色各异的文化旅游活动也在春节期间“上新”。除第十三届仙女山冰雪季、第三届年味文化节·非遗庙会等传统冬季文旅或春节活动外,还有“渝川黔三省四地2023年线上春晚”“来南川东街,一起回80年代过年”等特色类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还将推出200余项惠民措施,如秀山县洪安边城等多个景区免费;武陵山大裂谷景区向生肖属兔的游客推出套票全免优惠等。(完)
泰国学者:因时因势优化调整,中国防疫政策助力国内及全球经济复苏****** 中国日报网1月4日电 泰国清迈大学(Chiang Mai University)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讲师帕贡·加查利(Pagon Gatchalee)表示,中国在抗击新冠疫情的同时,也采取了诸多经济政策助力国内和全球经济的恢复。 加查利指出,“我认为中国最新的疫情政策是根据准确的信息、经验和目前面临的真实情况而实施的”,“中国采取更灵活的政策来应对新冠疫情的时机是合适的,因为有许多迹象表明,中国在三年的时间里已经逐步进展到更灵活的防疫政策”。 除了中国在过去几年中实施的疫情防控政策外,这位学者还提到了中国为帮扶创业者和中小企业所实施的减税降费举措,以及提振国内市场、激发全球需求的双循环战略。 “中国在2020年初应对疫情的举措让我印象深刻。”加查利说,这种可行的政策在最短的时间内维持和恢复了供应链,还通过提供疫苗和医疗援助帮助了其他国家。“这尤其有助于贫困和发展中国家抗击疫情。”他补充道。 在过去三年里,中国有效应对了五波全球范围的疫情,避免了大范围的感染。与此同时,中国还承诺为国际抗疫捐赠至少30亿美元,并积极参与新冠疫苗的开发、医疗救治和防控工作。中国还持续倡导协调全球抗疫措施,建立全球公共卫生应急机制,以应对未来的大流行。 同时,中国积极实施疫苗接种政策,免费覆盖所有公民,目的就是帮助大多数人获得免疫力。到2022年底,中国已有超过13亿人接种了疫苗。并且,中国已经向非洲、亚太、南美和欧洲的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22亿剂的疫苗。 随着中国疫情防控措施的最新优化,中国各地的餐馆、商场和电影院重新开张,人流量迅速增长,专家认为这一迹象预示着中国的消费市场将在2023年恢复活力。 在加查利看来,中国政府对疫情防控政策的科学调整,“是一种合理、实用且有数据支持的方法”。他表示,基于疫情防控形势和双循环战略,富有韧性的中国经济在2023年“将为外国直接投资提供良好的机会”。 “我确信,中国的经济增长将在很大程度上惠及东盟国家(ASEAN),当然也包括泰国。”他补充说。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